当Waymo和Uber还在为机器人出租车队而战时,一家名为Tensor的硅谷初创公司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这家脱胎于AutoX的神秘企业宣布,将在2026年下半年开始向消费者交付专为私人拥有而设计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Tensor Robocar。这不仅是对传统汽车制造模式的挑战,更是对”谁将拥有自动驾驶未来”这一根本问题的重新思考。
Tensor的战略定位颇具深意。与专注于商业运营的竞争对手不同,他们瞄准的是高端个人消费者市场,预计售价约20万美元。这种定位反映了他们对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路径的独特理解:与其在拥挤的robotaxi市场中厮杀,不如先占领高端个人用户的心智,建立品牌溢价和技术标杆。通过与VinFast的合作生产,Tensor巧妙地规避了新建工厂的巨大成本,将资源集中于核心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从技术架构来看,Tensor的选择同样值得玩味。他们与博世、大陆、采埃孚等一线供应商的深度合作,以及采用英伟达、AMD、高通等多芯片方案,显示出对技术冗余和安全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可折叠方向盘和集成烟雾探测器等创新设计,不仅体现了对L4自动驾驶场景的深度思考,更展现了对用户体验的细致关怀。
然而,Tensor面临的最大挑战或许并非技术本身。作为从AutoX剥离出来的美国实体,其复杂的出身背景和中美技术竞争的宏观环境,都可能成为其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虽然公司声称已完全剥离在中国的业务,但这种”换壳”操作能否真正获得市场和监管机构的信任,仍有待时间检验。
Tensor Robocar的出现,标志着自动驾驶产业正在从”共享经济”思维向”个人拥有”模式转变。这不仅关乎技术路线选择,更触及汽车文化、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结构的深层变革。当自动驾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公共服务,而是可以私人拥有的日常伴侣时,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在这个时代里,科技不再只是工具,而是真正融入个体生活的智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