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自动驾驶时代来临:Tensor RoboCar如何重新定义出行未来

10次阅读

当Waymo和Cruise还在为robotaxi的商业化运营苦苦挣扎时,一家名为Tensor的硅谷初创公司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宣布将在2026年下半年开始向消费者交付全球首款专为私人拥有而设计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Tensor RoboCar。这不仅是对传统汽车制造商的一次挑战,更是对整个自动驾驶产业商业模式的重新思考。

Tensor的出身颇为耐人寻味。从商标申请记录来看,这家公司似乎与在中美两地运营的自动驾驶公司AutoX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被问及这一关系时,Tensor发言人最终确认AutoX已经”进化”为Tensor品牌,并且所有在中国的业务都已剥离和关闭。这种转型很可能是在应对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对中国软件在汽车中使用的限制,展现了科技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灵活应变能力。

从技术角度来看,Tensor选择了一条相对务实的路线。他们没有像特斯拉那样试图完全自主研发,而是与Autoliv、ZF、博世、大陆等一线供应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同时在芯片层面与英伟达、AMD、高通等多家厂商合作。这种”集大成”的策略虽然缺乏特斯拉那样的技术光环,但在实现大规模量产方面可能更具可行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Tensor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的可折叠方向盘,这在L4自动驾驶模式下能够消除”幽灵驾驶”的不适感。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Tensor在安全细节上的考量。他们集成了全球首个车内烟雾探测器,能够检测到超过20ppm的一氧化碳浓度,并在检测到火灾风险时立即启动最高安全措施。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显示出Tensor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高度重视,而不仅仅是追求技术的炫酷。

然而,Tensor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约20万美元的定价将其定位在豪华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市场规模。虽然他们与Marsh合作推出了专门为robocar设计的保险政策,但消费者对私人拥有L4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仍有待验证。更重要的是,在2026年这个时间点上,自动驾驶技术是否真的能够达到无需人类干预的L4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Tensor的出现标志着自动驾驶产业正在从单一的robotaxi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他们试图证明,自动驾驶技术不仅能够服务于共享出行,同样可以为私人用户创造价值。这种尝试无论成败,都将为整个行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科技与出行的交汇点上,我们正在见证的不仅是一款新车的诞生,更是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萌芽。当方向盘可以折叠,当汽车真正成为移动的智能空间,我们与交通工具的关系将被彻底重新定义。这或许就是Tensor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技术的终极目标不是取代人类,而是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正文完
 0